課程簡介
本課程通過導師的豐富實戰(zhàn)經驗總結而成,重點針對B端以及C端產品,講解多維度的用戶洞察體系,包含大量定性研究、定量研究以及用戶行為分析和心理洞察的內容,以深入理解用戶訴求和決策方式,識別痛點,判別偽需求。并在產品需求管理部分,指出如何深入分析需求價值,正確定義需求優(yōu)先級,解決產品發(fā)力方向的難題,為產品基于對用戶的正確理解和面向長遠價值的規(guī)劃、管理提供保障。
對于C端,海量且差異較大的消費者讓用戶洞察成為巨大挑戰(zhàn),洞察對象的選取、洞察方法的選擇和結果統(tǒng)計極為重要。對于B端,客戶分為精準B端(定向服務)和寬泛B端(領域產品銷售)兩大類型,前者有著洞察的明確對象,因此通過深度訪談等手段進行需求的挖掘和偽需求判別、以及產品開發(fā)交付中的需求管理成為重點和難點;后者的產品方法論則在某種程度上接近C端。由此,課程將根據客戶企業(yè)特點和學員訴求,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定制,以幫助學員找到適合自己的用戶洞察方法。
課程涵蓋兩個主要部分:
1.用戶洞察
用戶洞察是需求管理的輸入與前提。本節(jié)重點介紹洞察用戶的手段和方法體系。課程以一個講師親手操盤的重要業(yè)務案例作為開場,介紹用戶洞察能力對產品最終成敗的巨大影響,作為課程導入。隨后,課程介紹用戶洞察體系的原則、流程與方法。作為極為關鍵的洞察起點,用戶洞察不應該是面向全量用戶,而是根據產品定位,找到精準目標用戶,再進行洞察。課程通過大量案例,介紹C端的實操中如何根據產品目標尋找顯著特征維度,隨后進行多維度顧客分群,進一步對客群進行價值分析,找到核心目標客群;或者在B端產品的實踐中,如何識別多種關鍵的需求干系人,對目標企業(yè)進行需求決策鏈分析。
在洞察目標明確后(C端的目標客群、B端的企業(yè)客戶)后,課程通過眾多實戰(zhàn)案例分享幾類不同的訪談法(如深訪、焦點小組)、實驗法(如可用性測試)、分析法(如用戶行為分析),結合大量講師親自領導和參與的洞察項目的經驗教訓,幫助學員掌握用戶洞察方法和實戰(zhàn)規(guī)則,并正確理解針對什么樣的問題,選擇什么樣的洞察手段,在什么階段進行,以及如何具體開展。
2.需求識別與管理
用戶洞察是為了正確理解目標客戶,收集信息,進而對業(yè)務需求進行判別。本節(jié)將針對產品需求管理進行展開。課程首先介紹需求的心理本質,為學員講解需求從功能到情感,再到用戶成功的主要層次,在更高維度上抓住用戶訴求。作為重點部分,課程將會講解用戶決策背后的心理學與行為學,如何通過需求驗證漏斗、KANO模型和商業(yè)解讀鑒別偽需求,識別痛點、癢點、興奮點,幫助學員正確理解用戶需求背后的心理本質,以使產品更好地服務B端和C端用戶。
在需求管理上,本課程將為學員講解導師在多年的產品實戰(zhàn)中總結提煉的需求管理的五大層次、管理流程和框架。隨后,在需求分析部分,導師將指導學員理解如何進行需求的價值評估、競爭力要素分析、需求場景分析,幫助學員在需求優(yōu)先級分析和迭代管理上獲得關鍵依據。隨后針對需求管理中的重點難點,需求變更管理,給出大量方法和建議。
課程的探討共創(chuàng)環(huán)節(jié),幫助學員根據自身業(yè)務特點梳理用戶洞察體系,優(yōu)化需求管理流程,保證產品方向,減少需求爭議,為產品的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保駕護航。
目標收益
1.通過大量案例,幫助學員理解如何對用戶分群,識別精準目標用戶。
2.掌握收集目標用戶想法和需求洞察方法體系。
3.洞察用戶需求背后的心理本質,正確判別痛點和偽需求。
4.掌握產品迭代規(guī)劃、路線圖開發(fā)、需求價值分析、變更管理的關鍵方法。
培訓對象
產品經理、用研人員、項目管理人員、研發(fā)團隊。
面向內外部客戶的運營人員、業(yè)務部門人員、客服人員。
與產品、研發(fā)進行需求溝通時存在痛點的業(yè)務線人員。
課程大綱
一.課程導入 |
1.導師自我介紹 2.課程核心邏輯 3.頂尖產品經理的用戶觀 -案例:喬布斯、張小龍、周鴻祎、雷軍的產品觀 |
二. 用戶洞察體系 |
1.案例:用戶洞察決定產品成敗 2.用戶洞察流程與方法 3.用戶分層與目標用戶判別 4.需求干系人分析 5.產品需求決策鏈分析 6.用戶洞察手段全景圖 -C端案例:攜程用戶洞察、亞馬遜用戶分層模型。 -B端案例:金融產品客戶分層;平臺產品干系人分析 -工具:亞馬遜用戶分層策略,B端決策鏈分析工具 |
三.用戶研究方法 |
1.用戶深訪 2.焦點小組 3.可用性測試 4.用戶行為分析 5.用戶畫像:User Persona與User Profile 6.走出洞察誤區(qū) -案例:銀行app熱力圖分析,SaaS產品用戶行為分析 -工具:深度訪談模板、可用性測試模板、桑基圖 |
四.需求的心理本質 |
1.需求價值層次 2.偽需求識別:需求驗證漏斗與5Why分析法 3.KANO模型與痛點癢點興奮點 4.從商業(yè)視角解讀偽需求 -案例:B端產品痛點分析、金審項目招投標案例 -工具:5-why分析法、KANO模型、B端偽需求檢查清單 |
五.需求管理與實施 |
1.需求管理的五層境界 2.需求管理流程 3.產品定位 4.產品競爭力分析 5.需求優(yōu)先級管理 6.需求價值估算 7.需求場景分析 8.產品迭代管理與路線圖開發(fā) 9.需求變更管理 -案例: B端產品競爭力分析案例、金融需求價值估算案例、酒店管理系統(tǒng)場景分析、金審項目需求變更管理 -工具:波士頓產品定位法、RICE模型、用戶故事地圖 |
探討共創(chuàng) |
學員產品的用戶洞察手段設計 (或根據需要設計) |
一.課程導入 1.導師自我介紹 2.課程核心邏輯 3.頂尖產品經理的用戶觀 -案例:喬布斯、張小龍、周鴻祎、雷軍的產品觀 |
二. 用戶洞察體系 1.案例:用戶洞察決定產品成敗 2.用戶洞察流程與方法 3.用戶分層與目標用戶判別 4.需求干系人分析 5.產品需求決策鏈分析 6.用戶洞察手段全景圖 -C端案例:攜程用戶洞察、亞馬遜用戶分層模型。 -B端案例:金融產品客戶分層;平臺產品干系人分析 -工具:亞馬遜用戶分層策略,B端決策鏈分析工具 |
三.用戶研究方法 1.用戶深訪 2.焦點小組 3.可用性測試 4.用戶行為分析 5.用戶畫像:User Persona與User Profile 6.走出洞察誤區(qū) -案例:銀行app熱力圖分析,SaaS產品用戶行為分析 -工具:深度訪談模板、可用性測試模板、?;鶊D |
四.需求的心理本質 1.需求價值層次 2.偽需求識別:需求驗證漏斗與5Why分析法 3.KANO模型與痛點癢點興奮點 4.從商業(yè)視角解讀偽需求 -案例:B端產品痛點分析、金審項目招投標案例 -工具:5-why分析法、KANO模型、B端偽需求檢查清單 |
五.需求管理與實施 1.需求管理的五層境界 2.需求管理流程 3.產品定位 4.產品競爭力分析 5.需求優(yōu)先級管理 6.需求價值估算 7.需求場景分析 8.產品迭代管理與路線圖開發(fā) 9.需求變更管理 -案例: B端產品競爭力分析案例、金融需求價值估算案例、酒店管理系統(tǒng)場景分析、金審項目需求變更管理 -工具:波士頓產品定位法、RICE模型、用戶故事地圖 |
探討共創(chuàng) 學員產品的用戶洞察手段設計 (或根據需要設計) |